我国市居民家中最常见蟑螂是“德国小蠊”
蟑螂大部分生长在温暖和湿热的环境中,由于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出现过蟑螂,现代人戏称其“小强”。蟑螂正式名称为“蜚蠊”。根据不同品种,又有大蠊、小蠊、光蠊、蔗蠊、土鳖等名称或种名。据尹征介绍,我市居民家中最为常见的蟑螂叫德国小蠊,是外来物种。

据了解,夏季我市气温适宜蟑螂繁殖。一般说来,蟑螂在26℃至30℃属于繁殖活跃期。雌雄蟑螂交配后,一只雌虫少则可产10多个、多则可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出10只、多则可孵出50多只小蟑螂,当然这也同蟑螂种类有关。此外尹征介绍说,目前我市的蟑螂不仅在夏季繁殖活动频繁,一年四季只要有适合蟑螂繁殖的条件,它们都会大量出现,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防蟑灭蟑。
德国小蠊为杂食性昆虫,家栖品种不仅喜食居民住户中的清洁食物,如糖类、淀粉、肉类、奶制品等,也喜食不卫生环境中的“食物”,如腐败的食物、人类的痰液和毛发等,并存在边吃、边拉、边吐的生活恶习。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如果有食物和水,成虫能存活1月以上;如过没有食物和水,则不超过2周,群体中就会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如果没有水和食物的来源,大部分德国小蠊在白天也会不顾一切地侵扰到某些建筑群的非食物区去寻找零星的食物。温暖季节偶尔也会看到德国小蠊聚集在室外的垃圾附近,这主要也是因为室内的群体聚集太多或使用杀虫剂驱赶作用而造成的。
|